欢迎光临海南建材网!
用户名: 密码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
3

环球时报记者探访海南自贸港:“上天+入海”,向世界亮出中国名片 海南建材网

   日期:2024-04-10     浏览:14    评论:0    
核心提示: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赴海南特派记者 倪浩 陶明阳】2023年,海南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步入第五个年头。为了加快这一进程,海南经济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改变,当前,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已经成为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主要支柱。《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走访海南多个产业基地,了解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取得的成果。走进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赴海南特派记者 倪浩 陶明阳】2023年,海南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步入第五个年头。为了加快这一进程,海南经济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改变,当前,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已经成为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主要支柱。《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走访海南多个产业基地,了解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取得的成果。
走进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
在此次行程的首日下午,记者一行来到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这里是文昌国际航天城的重大基础性项目。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13个重点园区之一,文昌国际航天城承载着海南自由贸易港“海陆空”三大未来产业中“航天产业”发展的历史重任。

 
临近文昌的东海岸,航天发射场的建设场景已经远远可见。进入发射场后,记者观察到,发射场项目1号工位已封顶,2号工位基坑已经完成,火箭装配厂房将于今年年底竣工、卫星总装测试厂房将于今年年内投入使用。
站在文昌国际航天城产业服务中心顶层的观景平台,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常务副局长董承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项目计划在2023年年底完成发射场硬件设施建设,2024年上半年将完成火箭的首次发射。此后,发射场将进入常态化发射阶段。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至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保持着22.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24年商业航天市场有望达到2.3万亿元的规模。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来看,来自民间的商业发射需求是比较旺盛的,很多企业都有潜在的发射商业卫星的需要。全球卫星发射主要集中在中美两国。中国有发射商业卫星需求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而文昌作为国内唯一突出商业发射的基地,将迎来商业航天发射的巨大市场机遇。
记者还在现场采访中了解到,下一步,文昌国际航天城在发展中将进一步发挥其独有的三大优势:第一个是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纬度低、落区安全、交通便利三个方面;第二个是商业航天产业政策优势,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为海南制定了全国唯一的商业航天发展促进政策;第三个优势是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势。利用三大优势引导航天类企业集聚,创新驱动打好“航天牌”,加快推动航天城跑起来、飞起来。
在海底建设数据中心的只有中美
海南自贸港打造的高科技产业,不但有“上天”的航天城,也有“下海”的数据中心。在海南,人们上网追剧或者浏览云相册时使用的数据流量,很可能是来自南海海底的服务器。
“全世界已实现在海底建设数据中心的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美国,另一个就是中国。”记者27日在位于陵水的海底数据中心采访时,海底数据中心海南示范开发项目总经理蒲定这样介绍道。2022年12月,海南海底数据中心成功将全球首个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放入海底,近300台服务器开始向外输出数据,开创全球商业海底数据中心运营的先河。美国的微软公司将数据中心建在温度更低的苏格兰周边海域水下,且没有对外推广大型商业应用。而中国第一次将数据中心建在了热带的近海海底,水温高、环境复杂,施工技术难度更大,但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商业化应用。
“省电、省水、省地,低能耗、低成本、低时延,是海底数据中心相比于陆地数据中心的天然优势。”蒲定表示,“以陆地1万个机柜为例,同等算力的海底数据中心,每年能节省用电总量1.75亿千瓦时、节省建设用地面积9.84万平方米、节省淡水15万吨”。此外,数据舱内恒压恒湿无氧无尘的环境还会让服务器的可靠性大幅提升。蒲定还告诉记者,现在全球95%以上的数据业务还是优先选择陆地传统数据中心,海底数据中心的诞生,意味着中国为全球提供了一个新的赛道,也有望成为中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突破技术封锁的典型领域。
今年7月份,作为中国海底数据中心的首舱客户,中国电信集团海南分公司、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了半年度运营报告。报告指出,自海底数据中心启用以来,运行良好,各项指标平稳,供配电、暖通、弱电等系统工作正常,为IT系统提供了稳定的电力和运行环境——业务服务器零故障。
又一张世界级名片
在航天科技、数字产业之外,能源产业也是海南自贸港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一大例证。在中国最南端的核电站海南昌江核电站,记者见证中国核电在小堆领域甩开欧美率先突围,向世界亮出一张中国独有的名片。

 
26日,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一体化压力容器顺利运抵位于海南岛西海岸的海南核电大件码头。次日,“玲龙一号”核心模块被吊装离海上岸,运往海南昌江核电站。“玲龙一号”是多用途模块式小型核反应堆的别称。2021年7月13日,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堆科技示范工程在海南昌江核电现场正式开工,成为全球首个开工的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堆,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式小堆技术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环球时报》记者从中核集团海南核电了解到,小堆因其安全性、灵活性及多用途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新一轮核能技术变革和国际产业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全球范围内正在开发的小堆技术有超过40种。而中国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通用安全审查的小型反应堆,从而也让中国走在了世界前列。
陈建新还告诉记者,“玲龙一号”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做核动力。世界上一些需要核电尤其是资金与技术不足的国家,可以选择“玲龙一号”这样功率比较小的核电,用来进行海水淡化以及发电、供气等。未来,“玲龙一号”若在海南昌江核电站成功应用,意味着安全智能的模块式小堆将推动中国在世界核能领域率先突围,成为中国制造及原创科技品牌又一张世界级名片。

声明: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来源、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方面不当之处,欢迎及时联系告知我们,本号将尽快处理,谢谢。

海南建材网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客服热线: 18976081801陈经理 13976639298李经理 海南建材网平台版权所有 琼ICP备19004490号-4   海南建材网行业综合门户平台版权所有 (c)2022-2023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如有信息、图片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不为交易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